小熊貓(學(xué)名:Ailurusfulgens):是小熊貓科、小熊貓屬的一種動物。雌雄相似,不存在二態(tài)性。外形像貓,但較貓肥大,全身紅褐色。圓臉,吻部較短,臉頰有白色斑紋。耳大,直立向前。四肢粗短,為黑褐色。尾長、較粗而蓬松,并有12條紅暗相間的環(huán)紋;尾尖深褐色。蹠行性;前后足均具5趾;無性二型。頭骨高而圓;聽泡相對扁平;眶后突不完全發(fā)育或缺失;矢狀嵴低;具翼碟骨;上腭高聳拱形,中間凹陷;中翼骨腭縊縮;冠突明顯呈鉤狀。小熊貓生活在2500-4800米的落葉和針葉林中的溫帶氣候中。棲居于大的樹洞或石洞和巖石縫中。早晚出來活動覓食,白天多在洞里或大樹的蔭涼處睡覺。成年小熊貓在交配季節(jié)之外很少互動。吃漿....
06-13 查看詳情
花豹(學(xué)名:Pantherapardus):是哺乳綱、貓科、豹屬的大型肉食性動物,體長100-150厘米,體重50-100千克。體形似虎,但明顯較?。卉|體均勻,四肢中長,趾行性。視、聽、嗅覺均很發(fā)達(dá)。頭小尾長,四肢短健,前足5趾,后足4趾,爪灰白色,能伸縮。毛被黃色,滿布黑色環(huán)斑;頭部的斑點小而密,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,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梅花狀圖案,又頗似古代的銅錢,所以又有“金錢豹”之稱。生活于森林、灌叢、濕地、荒漠等環(huán)境,其巢穴多筑于濃密樹叢、灌叢或巖洞中。營獨居生活,常夜間活動,白天在樹上或巖洞休息。在食物豐富的地方,活動范圍較固定;食物缺乏時,則游蕩數(shù)十公里覓食。守衛(wèi)自己較固定的領(lǐng)域,....
06-13 查看詳情
狍子(學(xué)名:Capreoluspygargus):是鹿科狍屬動物的一種動物。體長約1.2米,重約30千克,有著細(xì)長頸部及大眼睛,大耳朵。無獠牙,后肢略長于前肢,尾短,雄狍有角,雌狍無角,雄性長角只分三個叉。狍身草黃色,尾根下有白毛,尾巴僅2-3厘米,狍愛成對活動,過冬雄狍與二、三只雌狍及幼狍在一起。雄狍角冬天脫落,新角最遲3月開始生長,6、7月長成,此時進(jìn)入發(fā)情期。雄狍用角剝開樹皮并留下前額臭腺的分泌物做為自己地盤的標(biāo)志。狍通常是雙胞胎。棲息在不同類型的落葉林和混交林以及森林草原上,活躍在疏林帶,多在河谷及緩坡上活動。由母狍及其后代構(gòu)成家族群,通常3-5只,雄狍仲夏才入群。晨昏活動,晚上最活躍....
06-13 查看詳情
灰狼(學(xué)名:Canislupus):是哺乳綱、食肉目、犬科的動物。是人類社會通常簡稱的“狼”,共有38個亞種。體型中等、勻稱,四肢修長,趾行性,利于快速奔跑。頭腭尖形,顏面部長,鼻端突出,耳尖且直立,嗅覺靈敏,聽覺發(fā)達(dá)。犬齒及裂齒發(fā)達(dá);上臼齒具明顯齒尖,下臼齒內(nèi)側(cè)具一小齒尖及后跟尖;臼齒齒冠直徑大于外側(cè)門齒高度;齒式為3-1-4-2/3-1-4-3。毛粗而長。前足4-5趾,后足一般4趾;爪粗而鈍,不能伸縮或略能伸縮。尾多毛,較發(fā)達(dá)。灰狼的體色一般為黃灰色,背部雜以毛基為棕色,毛尖為黑色的毛,也間有黑褐色、黃色以及乳白色的雜毛,尾部黑色毛較多,腹部及四肢內(nèi)側(cè)為乳白色,此外還有純黑、純白、棕色、褐....
06-13 查看詳情